城市设计者及建造者早已经把公共设施和公共艺术当成共存的融合整体。民众也意识到所谓城市公共设施是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从根本上讲城市空间导向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 它作为一种实用艺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其审美是符合特定目的的功能以其特有的表现力在与它相适应的形态上被视觉化,美的价值客观上是功能和形式的融合统一。
一、空间导向的特性
1、与建筑同筑
在建筑空间环境中,导向系统除了需要文字、图像、图形、符号等信息以及载体来构建,灯光、色彩、材料及路径等也都在这个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其相关的地面、墙面图形、雕塑、载体形式等也都成为潜在的识别要素,具有视觉识别、导向和艺术象征的功能。这些潜在的要素是城市导识系统艺术化创造的物质基础。
2、与环境共融
对于个人来讲,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文化认同和审美取向,但在公共环境中, 城市导识对于公众视觉生理和心理上的共通性或舒适性却更为重要, 这使公共艺术形态下的城市导示系统设计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为出发点来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 必须考虑到公众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对特定的地域环境特征。尊重自然地貌、气候、光照等原始环境特征,关照人流及时间产生全方位因素,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依共存,尊重环境并非简单的使用环境, 是公共艺术形态下城市导识设计的价值取向。
二、空间导向中艺术形态的构成要素
1、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有比文字更好的视认性, 因为图形是对现实物象的模拟,一见到图形就能联想到现实物象,而文字是抽象符号要经过人脑信息处理转化人才能对其所要表达的概念有映,而且图形的辨识不受国家、民族语音和文化程度的局限。
2、色彩文字
色彩能够有效加强标识的识别效果, 有时甚至能够代替文字表达特定的涵义, 尤其色彩的象征意义甚至比文字更容易理解,更能符合国际化、全球化的标准。文字是视觉导向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文字能够传递复杂的信息,图形则便于快速识认,但是因为图形解读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导向信息是不可能只由图形来传达,尤其是复杂的环境信息,它们通常是互相配合作用。